时间:2022-09-24 16:11:20 | 浏览:54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 陈曦 通讯员 王钰涵
【加快“智慧城市”“数字乡村”,让城市和乡村更“聪明”。——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当数字遇上乡村,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在德清,一张“图”能告诉你答案。
这张图,聚焦村民出生、入学、就业等民生事,归集58个部门282类数据,大到展现乡村规划、经营,小到管好村里每一盏路灯、每一处井盖。
如今,这张图覆盖德清137个行政村,运用“整体智治”理念,实现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
数字乡村汇总到一张图,但又不仅仅是一张图。
日前,全国首个“数字乡村一张图”数字化平台建设地方标准在德清实施,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标准正在酝酿。
这张图背后,是德清正在打造一个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样本。
数字乡村一张图
数字化背后,聚焦村民大小事
对于98岁的村民金银妹来说,数字化是什么,她答不上来,但她其实天天在和数字化打交道。
2020年8月份,德清县莫干山镇四合村给部分90岁以上老人配置了一只健康枕,金银妹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晚上,她在枕头上入睡,第二天一早,在外工作的子女打开手机,老母亲的心跳、呼吸、心率等各种数据在微信小程序里都会显示,甚至几点入睡、几点起床、夜里起了几次、睡眠时间有多长都一目了然。
“有了这只枕头,哪怕人在外面,老妈的身体情况都能掌握,作为子女我们也放心了。”每天早上打开手机查看母亲的身体数据,已经成了儿子喻信山的习惯。前几天母亲一反常态,早上8点多还没起床,他赶紧打电话给照顾母亲的大姐询问情况,“原来那几天冰冻,天气太冷,母亲早上起晚了。”
而在莫干山镇五四村,数字化应用更加成熟。村里有11位空巢、独居等符合条件的老人领到了健康枕,这些健康数据除子女能查看外,还与村里卫生服务站的3位家庭医生共享,万一出现意外,医疗联动,确保能及时处置。
98岁的金银妹和她的家人
这样的数字化应用,在德清并非新鲜事。
在舞阳街道,近200位环卫工人都领到了健康手环,除了能记录工作轨迹外,还能实时监测佩戴者的生理指标,包括心跳、脉搏,在心率异常情况持续出现超过警戒标准时,自动向后台发送警报。
在钟管镇,鱼塘安装了水质监控、远程控制等智能设备,溶氧量、水温等实时数据能在养殖户手机上显示。
在新安镇,稻田和烘干机房装上电子传感器,湿度、温度、虫害等数据实时掌控,如有异常,手机会收到预警,动动手指就能控制烘干机等设备。
德清·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
三维图背后,重塑乡村治理体系
数字化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不管是枕头还是手环,背后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带来的技术革新,推动农村加快转型,实现乡村智治新模式。
在五四村村委,一张大屏幕显示村庄三维地图,不仅村容村貌尽收眼底,点点鼠标和屏幕上显示的标签,村里有多少党员、来了多少游客……各种数据都能及时查看。
这张三维电子地图,也是触达五四村各角落的物联感知网,涵盖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等五大块内容,每个版块里,又细分出来自民政、交通等58个部门共享的282类信息数据。
禹越镇三林村借助数字乡村一张图开展工作
说起这个“数字大脑”给村庄带来的改变,五四村党总支副书记阮建强首先介绍了人群分析功能,不仅能预测村内几个热门旅游点的人流信息,还能通过一键“群发”按钮,及时发布预警,通知交通、旅游部门提早到位,疏导拥堵点。
采访当天,系统显示五四村当前人数1694人,其中来自省内浙江1350人,其余来自安徽、上海、贵州、吉林、天津等地。阮建强说,这套系统原本用于构建游客画像,服务乡村旅游发展,没想到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中也派上了大用场。“那时候我们天天盯着这个系统,看看是不是有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人进入村子,比在进村口靠人力设防精准便捷多了。”
五四村数字一张图正在进行人群分析
便捷也体现在细小之处,污水、垃圾、路灯……村里大小事都通过这张“图”管起来,乡村治理更加直观、精准和智能。
“哪里有乱搭乱建,网格员走访时发现问题,就能通过平台上报。”阮建强介绍,有了这张图,村里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基本不出村”,“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能解决的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就与相关部门联动解决。”目前,村里共收到相关村情民意1058件,办结率达到99.24%。
另外,村里的每一辆垃圾清运车,都安装了GPS定位装置、传感器和摄像头,清运轨迹、垃圾分类精准度等数据都能及时上传后台;村里的污水井盖里也装有智能芯片,万一管网堵塞,只要污水超过警戒水位,就会警报提醒。
禹越镇三林村工作人员操作数字乡村一张图
德清智治背后,打造可推广的县域样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乡差距在数字化作用下逐渐缩短,智慧农村、智慧养老、智慧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这些基于数字化搭建的“智慧平台”已逐渐融入德清乡村生活的各个场景。
记者从德清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了解, 基于‘数字乡村一张图’1.0版本上,德清将推出2.0迭代版,目前已在五四、高峰、东衡、狮山社区等四个行政村(社区)试运行,计划3月左右实现县域覆盖。
相较于1.0版,2.0版在功能、应用上更加全面。“地图换新,更清晰逼真、色彩还原度更高。同时在图的应用上,可根据需求进行二维与三维切换。开发工单管理系统,以工单化的机制来运作,例如村里办事可通过工单,把相应的指令、要求发送给相关的人员。此外,还有智能搜索、异动管理、辅助分析等功能新增、升级。” 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赵方正说。
在德清“数字乡村一张图”里,各项应用充分与德清地理信息产业结合,发挥地信及大数据的优势来解决乡村治理的难点。
赵方正介绍,在建设数字乡村过程中,应用功能是基于每村实际需求来设置。比如,针对山区村庄易出现山体滑坡情况,设置地质灾害监测;针对中东部鱼塘较多的特点,特别设置了“数字养殖”模块;在盛产钢琴的洛舍镇,木制品多,易产生火灾隐患,因此利用高空热感成像仪,设置火灾隐患监测点;在狮山社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设置了流动人口管理、出租房监测。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一张图”总揽乡村治理全局,以数字化赋能智治,不仅给百姓创造一个平安乡村新空间,而且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了幸福质感,该项目成功入选省首批“观星台”优秀应用,相关做法在全国作经验交流,并在浙江、江苏、安徽、四川、广东多地复制推广。德清也因此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2020数字乡村建设案例典型。
雷甸镇雷甸村借助数字乡村一张图开展工作
“除了推广‘这张图’,更多的是希望推广成功模式跟德清经验,为全国建设数字乡村,提供标准与技术支撑。” 赵方正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34岁的苏晓光是舞阳县保和乡大路李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12月,他退伍后返回家乡,承包土地,建设农场,发动村民自主创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我们引导村民套种小麦和烟叶。”苏晓光告诉记者,大路李村有4个种烟大户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河北新闻网讯(智慧娟) 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疫情防控,连日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全力组织开展村庄清洁和防疫消毒行动,坚决做到“两清一消”,在该区持续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热潮。开平区越河镇坚持垃圾“日产日清”,特别是对卫生死角进行突击
信件内容: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红眼川乡霍家坡村的移民问题,周边别的村早都已实现移民,最早的已经移民已有10年左右了,红眼川就剩霍家坡村一直都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不知道到底移民吗?要移民的话具体什么时候移民?回复部门:离
泽州探路:乡镇道路城市化管理如何兼容? 2018年 5月8日,泽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一个通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则通告的主要内容是: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对乡镇道路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行吗?”有人提出异
近日,陕西榆林横山区多个村的村民反映,2014年,政府要求横山区撤并160个800人以下的行政村庄,直到2018年才开始行动。在撤并过程中,又由于种种原因,有36个行政村没能撤并。最关键的问题是,陕西省民政厅已经撤销了这36个村庄的统一社会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高增平)8月19日,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开幕。各类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云集山西汾阳,共话酒业发展。吕梁借助“杏花村酒博会”这一舞台,按照“以酒为基、以旅
导读: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家具古朴古香,淡雅别致,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家具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这种木材叫黄花梨,也有人叫它海南黄檀木,这种木材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生长速度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而且还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