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观察员 | 湖州 为什么行?

时间:2022-09-23 19:30:16 | 浏览:566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世琪7月27日,浙江省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省11个设区市的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均达到或者高于全国平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11市都完成了漂亮的起跑,但半程冠军的归属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2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世琪

7月27日,浙江省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省11个设区市的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均达到或者高于全国平均。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11市都完成了漂亮的起跑,但半程冠军的归属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2021年上半年,湖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5%,居全省第一位。更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湖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也是全省第一。

“冠军指标”的含金量

三个月前,浙江11市公布一季报数据时,涌金君就曾关注过湖州。

彼时,湖州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服务业增加值等一些重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排在全省前列。经过二季度的努力,其中不少指标跃升至全省第一。

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外贸出口总额增速、入选“六个千亿”项目数量以及供应工业用地亩数。

这些“冠军指标”中,最让涌金君感兴趣的是今年上半年,湖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82.3亿元,增长27.5%、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税收占比达到91.8%,仅次于杭州。

湖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与今年以来湖州不少大项目投产、达产关系密切。

去年底,在长兴,当地经信局负责人曾兴奋地告诉涌金君,2021年长兴不少大项目会有新进展。

其中就包括吉利长兴新能源汽车项目和吉利自动变速器生产项目,前者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后者的产能也上了一个新档次。

另外两项“冠军指标”也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入选“六个千亿”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供应工业用地1.2万亩,居全省第一位。

“一般公共收入的增长依赖大项目的落地,土地则是影响大项目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说。

他认为,从这三个指标来看,湖州将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更多优质的项目将不断提升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不断加码财政支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除此,上半年,湖州外贸出口总额676.3亿元,增长50.5%,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这直接反映出湖州正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时间与空间,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维度,在同一条时间轴上跑在前面,就要拓展发展空间。浙江不断拓展内外部发展空间,实现了发展质效提升。”在分析浙江经济“半年红”时,浙江省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刘亭如是说。

无论是通过大项目不断拓展内部发展空间,还是对外开放中传来的好声音,湖州的“冠军指标”都印证了这个观点。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湖州,为什么行?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些“冠军指标”里藏着湖州发展的奥秘。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湖州外贸企业保持强劲发展活力,与企业内生动力密不可分。但将视野拉回年初,我们便能看到数据爆发式增长背后的政府作为。

年初,湖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抢先机开新局的若干意见》,特别关注到外贸企业的发展——

对上年度国际贸易额500万美元以上企业一季度信保保费按60%补助。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补助全覆盖,其中对一季度市重点组织类境外展会给予展位费全额补助,对省、市组织的线上境外展会,每个展会给予0.8万元定额补助,继续办好浙江湖州出口网上交易会。

项目释放的红利,则源于湖州的久久为功。在当地,从市本级到乡镇,每一级政府从来都不会掩饰对优质项目的渴求。

位于上海虹桥商务中心、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的湖州驻上海全球招商引才中心,2019年初设立后,已经成为湖州面向全球招商引资的发动机。

“距离优质资源更近,第一时间发现项目,抓住项目。”秉承这样的原则,一批又一批的湖州招商员来到这里,走街串巷。

这样的招商引资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今年,一份“物流装备产业招商地图”交到吴兴区招商员们手中,全国500强、行业十强、主板上市企业等重点企业信息在图上一目了然,甚至还包括企业是否有意向在长三角投资等信息,帮助招商员们精准招商。

“湖州需要项目,但只需要优质的项目。”在湖州主政者眼中,眼光一定要长远。

4月26日召开的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定义了这种长远。到2025年,湖州的数字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4大新兴产业规模将力争达1000亿、2000亿、1000亿、500亿,绿色家居和现代纺织2大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分别达1000亿、1500亿。

自身努力,叠加上商合杭高铁贯通、沪苏湖高铁开工、南太湖新区高速发展等机遇,湖州发展的深度与厚度正不断延伸。人们开始重估湖州发展价值,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开始流入这片长三角的价值洼地。

这个意料之外的第一,也在情理之中了。

更大的机遇

城市的后劲如何,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其发展定位与国家战略的契合度。

上一个阶段,人们对湖州价值的重估大多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湖州也把握住了机遇,从“长三角地理中心”向发展高地挺进。

进入“十四五”,湖州又迎来了更新、更大的发展机遇。

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浙江肩负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

湖州也因此有了全新定位。在今天召开的湖州市委全会上,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再次明确提出:“努力以市域先行为全省示范探路,奋力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

湖州有这个底气。今年,湖州再次入围“国字号”试验区,与嘉兴一并成为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

“去年湖州是全省城乡发展最均衡的区域之一,城乡收入比达到1.66:1,今年上半年更是缩小为1.58:1。”湖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排名,在全国110个监测城市中,湖州以83.53分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从城乡差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维度来看,湖州都将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这也是一种良性循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淼认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此期间,省里会选择一批“试验田”,培育示范区建设经验。

“在均衡协调发展表现更好的地区得到机会的可能性更大,一批先行先试的政策将在这些地方形成集聚效应,塑造新的发展优势。”吕淼说。

果然,在7月28日公布的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中,湖州在列,入选缩小城乡差距领域试点。

另一个机遇来自“双碳”目标,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绿色发展是湖州近年来从未改变的主题。

这也是为什么湖州市长王纲在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活动现场上这样推介湖州:“长三角最绿的绿地、最黑的黑马、最热的热土。”

南太湖新区里的热火朝天是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占地23.3平方公里的南太湖未来城区块内,集纳了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国民水上运动中心、金茂星外滩、金柱总部等一批绿色产业项目。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长期坚持、长远布局,湖州在绿色产业上的远见,将不断提升其经济的‘含绿量’,帮助其平稳度过‘双碳’目标完成过程中的大浪淘沙。”吕淼说。

新的机遇,新的征程。半程冠军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相关资讯

“两山”理念发源地湖州锚定绿色发展,百强市排位十年跃升45位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葛熔金湖州鸟瞰 湖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66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645亿元,年均增长7.8%,在全国百强市中的位次从第91位跃升到第46位——8月27日,浙江湖州市委召开“‘浙’十年·湖

实干争先 跨越发展丨定海发布“红蓝榜”,立项1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定海发布“红蓝榜”,立项1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出台多项举措 增厚村级“家底”“街道两个村最近盘活资源,把村里的码头、仓库租给了客商,实现了集体资产增值。”近日,小沙街道增辉村、毛峙村因为上半年集体经济发展出色,上

奋力冲刺三、四季度确保实现“全年精彩”全区2022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

襄城融媒讯(通讯员史自洋 记者付艺玮 魏婧茹)8月15日下午,全区2022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周俊明主持会议并强调,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加压奋进,奋力冲刺三、四季度,确保实现“全年精彩”。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

许昌市建安区:坚持“项目为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月7日上午,尚集产业集聚区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党工委副书记杨广军作新春工作安排许昌市建安区尚集产业集聚区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以“能力作风建设年”“开发区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持续深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形成工作合力,坚

风帆劲起正当时——鹤壁市淇滨区开创商务经济发展新局面侧记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薛山这是一片充满创新创业激情的热土,承载着淇河之滨现代商业服务业加快崛起的希望。走进这里,高楼大厦耸立如云,全新地标悄然崛起,商务中心圈逐步形成,现代服务业气息扑面而来,新业态抢滩入驻,吸引众多游客赏

芜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最新发布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连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稳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市快速启动《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充分消化吸收国家、省政策红利,让政策尽快灌注到市场主体最需要的地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确保完成

生产总值1014.5亿元,同比增长2.5%!亳州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揭晓

今年以来,亳州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01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4.1亿元,增长3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王姓名字大全集扫地机器人评测网罗浮山旅游攻略高姓兔宝宝取名网洛阳新闻资讯网欢乐谷游玩攻略网辽宁旅游网租车网燃气灶品牌网今日亳州百达翡丽收藏家英国旅游网林丹球迷网樊少皇影迷网柳州螺蛳粉官网
湖州新闻头条网-湖州新闻头条最新消息、湖州织里房价最新信息、湖州轻轨最新消息、浙江湖州房价最新消息、湖州人才网招聘网最新招聘、湖州轨道交通最新消息、湖州天气预报、湖州旅游景点攻略、湖州特色美食、湖州美食排行榜。
湖州新闻头条网 yoomo.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