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4:35:04 | 浏览:9168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
中新网郑州6月2日电 (王宇)当下正值中国粮食大省河南麦收时节,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驻马店市西平县小麦主产区遍地金黄,麦浪翻滚。6月2日,该县3.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区的小麦正式开镰,这也是该县利用高科技手段推进农田改造后迎来的首个丰收季。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
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日益成为高产稳产的压舱石。近年来,产量大省河南省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增长,截至目前,河南建设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问题,河南积极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多元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央企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西平高标准农田项目就是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采用“投、建、营一体化”建设的首个乡村振兴项目。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
据知,西平县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总规模约为10万亩,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与河南水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一期项目位于西平县东北部老王坡农场,总面积3.1万亩。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
该项目植入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配套了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监测等科技设施,实现了农田的智能灌溉、智能施肥与智能喷药等自动控制。这些设施在高标准农田服务中心的协调指挥下,既能独立高效运作,又能协同配合,可为农田管理提供实时数据。
图为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小麦开镰。 赵永涛 摄
目前,经过高标准改造的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通过土地平整,小块并大块等综合配套管理,促进耕地连片集中,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近1000亩。通过改良种植品种,小麦产量可提高20%以上。
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西平项目负责人刘松介绍说,西平高标准农田项目设计标准高、规模大,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良田”,是耕地中的精华,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国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完)
在河南,最为抢手的县是襄城县。近半个世纪以来,它被许昌市和平顶山市两地争来抢去,不可开交。襄城县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值得平顶山和许昌两地争得你死我活?争夺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又有着怎样的现实考量?襄城县汝河作为被争来抢去的对象,襄城
大河报记者 段伟朵 (图片源自网络)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省政府同意,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出炉!10月22日,记者获悉,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据河南省卫健委1月6日通报,1月5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64例(郑州市5例,洛阳市4例,许昌市50例,周口市3例,信阳市、商丘市各1例;含30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郑州市3例,许昌市20例,洛阳市4例,周
巩义有企业在环保上投资上亿元紧邻黄河的张庄村,村居环境大大改善三门峡是黄河入豫的第一站,近年来复合型生态廊道功能彰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文/图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王雪红初冬时节,三门峡市境内的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林尽染,不远处的黄河岸边,迁徙而来越冬的白天鹅正在翩跹起舞。在小秦岭山脚下,国投金城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门外,运送精矿石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公司日处理2000
政府“马上就办”,助力企业“马上就干”。近日,焦作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能能源公司)不仅在马村区连续追加投资,还介绍两家上游企业到马村发展,共同为马村区经济发展助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增资扩产的勇气从何而来?“马村区服务企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1月2日发布公告称,2022年1月1日20:40,商丘市梁园区疫防办收到平原街道报告一红码人员秦某,于2021年12月26日乘坐G1897次列车05车(G1897和G1900为同
丨在河南特立独行的信阳丨▲ 信阳。图/网络-风物君语-最没有河南气质的河南城市关于河南的身份认同,信阳人向来很是矛盾。信阳有多矛盾?矛盾在怀疑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矛盾在恍惚自己究竟属于河南还是湖北;矛盾在自己为何不会说河南方言;矛盾在米饭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裴宏阳、胡倩楠)10月22日,河北省平泉市青河镇三合村上百亩梯田里,颗粒饱满的高粱穗,仿若一把把火炬,映红了山坡。挥动镰刀,收割、搬运,首茬“青河高粱”开镰现场,一派丰收忙碌景象。图为“青河高粱”开镰
6日,位于建宁县濉溪镇斗埕村的建宁利森林业开发有限公司黄花梨种植基地,梨农们正在采摘果实。近年来,濉溪镇将黄花梨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据了解,今年濉溪镇种植的1.2万亩黄花梨喜获丰收,产量预计可达2400多万公斤,梨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