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0:35:04 | 浏览:3039
前段时间,安徽淮南因出现大批“万元房”引发关注,单价最低的房子房价仅600元/平米起,甚至四五万元能买一套建筑面积为54平方米的房子。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所谓的"万元房"位于淮南曾经的矿区,随着产业的凋敝,出现了人随产业走、房价"鹤岗化"的情况。
淮南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而在长三角,像淮南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数量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在国务院的资源型城市名单中,共有江苏的徐州、宿迁,浙江的湖州,以及安徽的宿州、淮北、亳州、淮南、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和宣城12个城市。
这几年,这些城市纷纷踏上了转型的道路。
转型难在哪里
先来说说淮南。
淮南位于安徽中部,2021年,淮南全市生产总值1457.1亿元,同比增长5.7%,两年平均增长4.3%。这个增速在安徽排倒数第三,比蚌埠和淮北略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12个资源型城市中,淮南和淮北、铜陵,近三年的GDP增速都相对缓慢。
这三个城市都在安徽,共同点是土地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尤其淮北,是安徽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且处于在安徽也相对不发达的豫皖淮北平原,离长三角核心发达地区距离较远。
铜陵是铜都,淮南和淮北则是煤城。淮北和铜陵都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即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而淮南目前仍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基地,累计查明煤资源储量还有138.07亿吨,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和洗煤的产量仍占压倒性的比重。
为何这三座城市近三年发展都较慢?从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第二产业产值仍显著高于第三产业,直到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才刚刚超过第二产业,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实际上,这三座城市近年也都致力于产业转型,比如淮南发展大数据、智能显示、汽车及零部件等非煤产业;铜陵则致力改造传统铜产业,发展新材料、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淮北提出构建“绿金经济引擎”与“绿金支柱产业”,推进城市由资源消耗型向绿金生态型转型。但由于起步较晚,加上后备资源不足、整体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问题,转型带来的效应尚未显现。
以铜陵为例,2020年,铜陵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达196个,比2015年增加109个,增长125.3%。这一方面说明,转型取得了不错的开局,但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刚起步阶段,尚未能孵化出能起支柱作用的明星企业。因此,在新兴产业企业数增长一倍以上的情况下,铜陵的工业总产值相比2015年仅增长了35%。2020年,铜陵重工业的占比仍高达96.8%。
转型如何突破天花板
从2021年的GDP及增速来看,长三角这12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情况已经出现了分化:
可以看到,徐州以超过8000亿元的GDP和高于全国平均的增长,在资源型城市中“一骑绝尘”。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徐州的GDP也能排进了前十,在江苏省内超越了苏中的扬州、盐城、泰州等城市,排名全省第六。
而十年前,以化工、冶金为支柱产业的徐州,还陷于资源枯竭、产能过剩、生态“告急”的转型关键节点,可以说肩负着城市转型的双重任务:一是国家老工业城市振兴,二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但在转型中,徐州没有抛弃自己过去在重工业上积累的产业优势,而是通过技改推动升级,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引领下,实体为本、制造为根,推进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成功突破了发展天花板。
紧随徐州的是江苏北部另一个城市宿迁,原来是农林业大市,后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推动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仅GDP增速达到9.1%,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6.5%、17.2%、22%,分别列江苏全省第一、二、三位。
GDP总量与宿迁差不多的湖州,居然也是资源型城市,也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湖州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带动建筑石料开采加工、水泥生产、粉体和膨润土加工等产业,但其转型路径和徐州、宿迁不同,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以绿色为底色,以全域美丽为目标,彻底重构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协调的空间体系。2021年,湖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4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5%,增速居浙江省第二。
另外,令人意外的黑马是2017年GDP仅有624亿元的池州,在近两年逐渐发力,2021年GDP突破千亿,增速达到10.2%。池州通过引进发展半导体全产业链,引领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效开始显现。
从总量看,宣城、马鞍山、亳州、宿州等城市的GDP,和淮南淮北铜陵差距不大,但近五年,这些城市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其共有的特点都是加快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高端制造、信息等相关新产业发展较快。
这一个梯队里,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GDP增速达到10.1%的宣城,这座城市在安徽省地理位置最靠东,也是安徽最接近“长三角”腹地、距离上海最近的地级市。近年宣城以“长三角地理中心”自居,抓住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为南京都市圈成员、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强化制度创新,深化区域合作,以区位优势盘活了自身的资源,其80%以上的省外投资项目都来自沪苏浙区域。
另一个利用区位优势的城市是滁州,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自2019年跨级站上安徽“第三城”后,已经连续两年稳坐这一位次,多项经济指标也领跑安徽全省。从区位角度看,滁州连接着合肥和南京两大省会,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双圈籍”城市。近年来,滁州把对接南京江北新区作为突破点,承接沪、苏、浙的智能设备、智能家居、新材料等部件供应环节,仅仅2020年,滁州就承接沪苏浙转移或合作项目240个,占全市新签约项目的50%以上。
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不同的转型现状,既有不同区位优劣、历史禀赋带来的转型成本原因,也有城市多元化目标等宏观战略层面的原因,当然还包括转型路径选择的差异。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管成败,在全国都具有标杆意义。
栏目主编:尤莼洁 文字编辑:何书瑶
来源:作者:何书瑶 狄斐
咸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咸宁地处华中腹地,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字型发展交汇处,是铁路中部崛起“两纵两横”和湖北“两圈一带”战略规划的重要区。长江黄金水道,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七条高速公路、两座长江大桥使咸宁加快形成中部区域性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李斌2月7日,源汇区城市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年后收心及2022年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会。会上,该中心党组对全体干部职工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以舍小家保大家”的工作精神,坚守“三无”小区疫情卡点值班
10月12日,芜湖市镜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鲁先贵利用中午时间,带队赴渡春路、吴家花园和杨家巷等处,率先垂范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走镜湖”工作,通过实地步行,现场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立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好消息!1月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我市进入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东部地区保定市、邯郸市、宿迁市、淮安市、温州市、台州市、淄博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7月4日,淮南下了一场暴雨,时间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却将该市多条道路淹没,记者现场探访,发现雨水最深处达到1米多深。淮南暴雨过后,长青路被淹,当地志愿者用皮划转移群众。这场暴雨从中午12时45分左右开始下起,大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园区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眼下,宣城市宣州区上下处处呈现着大干快干的场景,“六大攻坚”之一的平台提质攻坚立足园区聚焦发力,创造了接二连三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企业扩建快马加鞭日前,走进宣州经济开发区,干净
河北共产党员网邢台讯(记者毕立峰 通讯员车荣光)邢台市桥东区隶属老城区,辖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辖1乡2镇1办5个街道,有农村、社区党组织132个。今年以来,该区围绕“创新城市基层党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在古代是极具军事色彩的军事重镇,而近年来由于榆林发现了大量能源矿产,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目前GDP排名全省第二,今后的发展潜力无限。但是,此地也同时是中国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是黄
今日(10月10日)上午,位于珠江河畔、毗邻琶洲会展中心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琶洲城市候机楼正式开门迎客。琶洲城市候机楼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会展东路1号香格里拉大酒店,距琶洲会展中心仅500米,距白云机场35公里,车程约30分钟,近地铁8号线。店内